塑胶废气处理工艺
一、塑胶废气来源及危害
塑胶废气主要产生于塑胶制品生产过程,包括塑胶原料加热熔融、注塑成型、挤出造粒、吹塑、压延以及塑胶制品表面处理(如镀膜、印刷)等工序。在这些过程中,塑胶中的增塑剂、稳定剂、润滑剂等添加剂会挥发,同时塑胶高分子链断裂也会释放出 VOCs,常见成分有苯乙烯、丙烯腈、氯乙烯、甲醛、苯酚等,部分工序还会产生少量酸性气体。
塑胶废气具有明显刺激性气味,会扩散至车间及周边区域,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与居民生活,引发投诉纠纷;对人体健康而言,长期吸入此类废气,苯乙烯、丙烯腈等物质会刺激呼吸道与皮肤黏膜,导致咳嗽、皮肤过敏等症状,氯乙烯等物质还具有致癌性,长期暴露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,同时还可能损害神经系统、消化系统功能,对人体身心健康危害极大。因此,塑胶废气必须进行有效治理。
二、塑胶废气处理工艺
针对塑胶废气成分复杂、含多种 VOCs 与少量酸性气体、温度较高的特点,采用 “冷却降温 + 酸性气体中和 + 活性炭吸附” 组合工艺进行治理。先通过冷却装置降低废气温度,再去除酸性气体,最后利用活性炭吸附 VOCs,实现废气达标排放。
三、塑胶废气处理工艺说明
(塑胶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)
首先,塑胶生产设备产生的高温废气经集气管道收集后,进入冷却降温单元。采用间接式冷却器,通过冷水或冷风与废气进行热交换,将废气温度从 100-200℃降至 40℃以下,避免高温损坏后续吸附装置,同时减少废气体积,提高后续处理效率。
冷却后的废气进入酸性气体中和单元,采用喷淋塔,塔内填充碱性填料(如氢氧化钠溶液)。废气在喷淋塔内与碱性喷淋液充分接触,废气中的酸性气体(如氯化氢、二氧化硫)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,生成无害的盐类物质,随喷淋液排出,实现酸性气体的有效去除。
经过中和处理的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单元,该单元内的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,废气通过活性炭层时,其中的苯乙烯、丙烯腈、甲醛等 VOCs 被活性炭吸附截留,净化后的气体经检测达标后,通过排气筒排放至大气中。
当活性炭吸附饱和后,需定期更换活性炭,更换下来的饱和活性炭可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再生处理或安全处置,避免二次污染;同时,需定期检查冷却器的冷却效果、喷淋塔的液位与 pH 值,确保各单元运行参数符合要求,保障处理系统稳定高效运行。
四、塑胶废气处理设备优点
1、处理效果好
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塑胶废气中的酸性气体与 VOCs,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 85% 以上,显著降低废气异味,改善周边环境质量。
2、环保安全
整个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产生,中和反应产物与饱和活性炭均能得到合规处置;且设备运行过程中无明火、无爆炸风险,安全性高。
3、运行成本低
设备结构相对简单,操作便捷,无需复杂的控制系统与大量化学药剂;活性炭可选择再生型,多次使用后更换,降低耗材成本。
4、适应性强
可根据塑胶废气的温度、浓度、成分调整冷却温度、喷淋液浓度及活性炭填充量,适用于注塑、挤出、吹塑等不同塑胶生产工序的废气处理。
5、安装灵活
设备可采用模块化设计,根据企业场地大小与布局灵活布置,占地面积小,对企业现有生产流程影响小。
(塑胶废气处理工程案例)
若您的塑胶企业面临废气排放难题,欢迎联系启绿环保 137-1272-5152,我们提供塑胶废气处理方案设计、设备供应、安装调试及运维服务,助力企业实现环保达标生产。
印刷废气处理